探討三氯化鋁的神經毒性作用的可能機制
目的:通過本次研究三氯化鋁對大鼠不同腦區內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的影響,探討三氯化鋁的神經毒性作用的可能機制。
方法:把144只Wistar大鼠按性別體重隨機分成3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A、B、C分別為高、中、低鋁組,采用腹腔注射無菌三氯化鋁生理鹽水進行染毒,注射劑量分別為25mg/kg/d、15mg/kg/d、Smg/kg/d;D組注射生理鹽水為對照組。分別在染毒4、8、12同時分批處死實驗動物,每只大鼠均分大腦、小腦、海馬、尾殼核四個腦區留取樣本,分批采用熒光法測定各腦區內單胺類神經遞質(NE、DA、5一HT、5-HIAA)的含量進行比較。結果:利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方差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1)對不同腦區DA含量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各腦區均在低劑量染毒4周時出現顯著性差異(P<0.01),染鋁4周、8周、12周隨著染毒劑量的增高,各腦區中DA含量均呈梯度下降趨勢,差異有顯著性(P<001)。中劑量組與對照組相比,染毒4周、8周、12周時,DA含量下降率以小腦的最大,提示鋁對DA的影響主要在小腦。(2)對不同腦區5-HT含量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大腦區低劑量組染毒4周、8周,5-HT的含量均未產生明顯變化,而其它腦區低劑量染毒,均在染毒4周就開始出現顯著性差異(P<0.01)。尾殼核內5-HT的含量下降率最高,提示三氯化鋁對5-HT的影響作用部位主要在尾殼核。(3)對不同腦區5-HIAA含量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大腦、小腦、尾殼核區低劑量組均從4周開始5-HIAA含量就出現明顯下降,而且染毒4周、8周、12周,隨著劑量的增加,這3個腦區5-HIAA含量均呈梯度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1);海馬區在4周、8周時,只有高劑量和中劑量組5-HIAA含量有顯著性差異,而染鋁12周的5-HIAA含量隨著劑量的增加呈梯度下降,差異有顯著意義小腦5-HIAA含量下降率最高,說明三氯化鋁對5-HIAA的影響以小腦最為敏感。(4)對不同腦區NE含量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在大腦、小腦、海馬、尾殼核等四個腦區中,染毒4周、8周、12周,隨著劑量的增加,NE的含量均呈相同梯度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l)其中以尾殼核中的下降率最高,即說明AL3+對NE影響的主要部位在尾殼核。
結論:三氯化鋁能引起各腦區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的下降,本研究發現,鋁對不同腦區有選擇性作用部位,這可能是鋁的神經毒性作用機理之一。